楼主: 番茄匠

怎样用设计担负文化责任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主题

1

主题

积分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08: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从现状来看,往往是已经有的不知道保护,还非要使个障眼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建个假的,让别人觉的传统被发扬了,而此时最大的受害者恰恰是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

主题

3

主题

积分
35
发表于 2007-2-1 03: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现在的社会状况,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用最快的效率来成就理想的生活状况,真正古建的文化基奠和建造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当代的社会发展,只希望仿造的古建能在文化上赋予新的主题,一味追随历史的模式应该改变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主题

1

主题

积分
29
QQ
发表于 2007-2-14 10: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番茄匠 于 2006-12-22 19:58 发表
已经入伙人民城市工作组了。

汗。。。呵呵~真搞
为了不让它沉下去。
最开始我是仿古建筑反对者,后来领悟到,就像飞天说的,这的确是一种符号,对大众来说浅显易懂的符号。我以前觉得中国普通百姓是对市政建设持漠不关心态度的,因此作出来的建筑也就成了少数人的建筑,(不过近来好像好多了),不管怎么样,形式的东西还是以审美的原则出发就好了。美代表的和谐,代表的尺度、韵律,这些都是在符号之外可以达到的,所以在历史的城市作融合的东西,还是要把握古建的精髓,(这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坡屋顶阿斗拱之类的东西其实可有可无,从审美的角度去评价,这些实在是次要的次要的。。。
杂哈大姐说如果我旁边是一堆屎我为什么要跟它取得和谐。。。其实我举双手的说。
真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主题

0

主题

积分
1
发表于 2007-3-3 13: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其实也不用竭尽全力的把现在的仿古建筑批的一无是处,因为这种把古建符号化的做法表现出业主或者行政决策者的缺乏文化内涵之外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想前面几位说的一样,它对大众来说浅显易懂的符号,这样的形式也最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古典建筑。所以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我们大众的文化内涵审美水平有待提高,因为这些业主或者行政决策者也是大众中的一员。
    所以现在大力批评这些不如想办法努力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和文化内涵,教大家怎么去欣赏我们的古典建筑文化比考虑仿古建筑仿的纯不纯粹有意义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主题

1

主题

积分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0: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又路过那一带,心血来潮仔细数了一下,发现“九”开间好像很常用。仔细想想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从开发商利益着眼,增大体量,但是仅仅是这个原因的话增大柱距也能有同样的效果。于是我又想是不是为了配合屋顶尺度,使比例协调呢?
    但是我总觉得不管是什么原因,“九”这个数字的滥用都是那么让人不好接受。没错,仿古上符号的使用确实无可厚非,但是这其中还有很多“隐文化符号”(姑且这么称呼),这些“隐文化符号”包含了文化中很多敬畏的成分。而我觉得一种文化缺少了敬畏(对象或是祖先,或是鬼神,也可能是其他),就像动物缺少了骨骼,永远都只能是低层次的。我担心的是这种隐符号的滥用,最终会使我们文化中的什么东西被一点一点的抽去。。。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不知道各位是怎么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75

主题

75

主题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7-4-11 12: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番茄想的严重了啊,呵呵
象征手法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时候都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一种思考.发展到建筑中,很多都已经是必然的规则了,既然仿古,何不防的更象一点呢,呵呵

另外,我前面说的意思也是在说,一个好的项目,评价标准是很多的,大雁塔周边有很多唐代遗迹,以唐文化来作为主题来开发也是一条正确的路子,这是曲江所独有的,以此 带动的不仅仅是曲江区的发展,对整个西安甚至西北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而对于文化责任,我们在北广场可以看到很多民间艺人的表演,读到灯柱上的唐诗,这不就正是一种文化上的兴起么?

当然,如果可以用现代的手法来演义这些当然很好了,但这就需要超级牛的建筑师来设计和超级牛的公众来欣赏了,这两方面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

主题

8

主题

积分
73
发表于 2007-4-14 13: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archiant.net/bbs/viewthread.php?tid=1056&page=1&fromuid=1703#pid6190,这位仁兄的观点是有点偏激了。
我们的古建筑确实有他的优点,这是不可质疑的,研究的必要性就更没的说的。我们去研究古建,并非只是为了单单的炫耀自己的文化,人不总是为他人活着!想象一下,当你漫步在错落有致,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中,欣赏千年的建筑散发的古老的光彩与沁人的气息,那是何等的惬意?!从这种享受生活的角度出发,从为人们设计真正舒适的生活环境出发,我们不难从古建中提取些许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蚂蚁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9-2023 果核发展 .All rights reserved.

Archiver|手机版| |陕ICP备19013355号  QQ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